作者:李国惠
来源:天津日报
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语疗(聊)机器人、太空机器人…… 这些曾经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场景,正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12 月 3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拨冗来津,在天津礼堂对我市 800 余名党员干部群众进行专题讲座。其间,天津日报记者对李德毅院士进行了专访。
人与机器人共舞
人类始终是领舞者
天津日报:如今,人工智能走出了实验室,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里,大家都在谈人工智能,但是却很难说清楚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请您为大家科普一下。
李德毅: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拓展史,是人类劳动工具的发展史。人类走过了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已经进入到用 “智能” 作为当今社会时代印记的新阶段──智能社会。在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工具主要是基于物质和能量的动力工具,今天,劳动工具转向了基于数据、信息、知识、价值和智能的智力工具,人口红利、劳动力红利不那么灵了,智能的红利来了。所以全球普遍关注人工智能,是正常的事情。
通过人工智能,我们可以构筑围棋脑、驾驶脑、翻译脑等,AlphaGo 战胜了人类围棋冠军,无人驾驶已经走了 1000 万英里,所以,我们对人工智能要有敬畏之心,既不要认为机器人就在人类之下,也不要认为人工智能会成为人类的威胁。我认为,在人与机器人共舞的时代,毋庸置疑人类始终是领舞者。
那么,人工智能的内涵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脑认知基础,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脑使用各层次构件,包括分子、细胞、神经回路、脑组织区实现记忆认知、计算认知、交互认知等活动,以及如何模拟这些认知活动。
第二个是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研究脑的视知觉以及如何用机器完成图形和图像的信息处理和识别任务,如物体识别、生物识别、情境识别等,“刷脸” 就是其中的典型。
第三个是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研究自然语言的语境、语用、语义和语构;大型词库、语料和文本的智能检索,语音和文字的计算机输入方法,词法、句法、语义和篇章的分析,机器文本和语音的生成、合成和识别,各种语言之间的机器翻译和同传等,尤其是计算语言学和语言数字化取得巨大成功,例如聊天机器人、人工智能写作等,形成一大批井喷成果。
第四个是知识工程,研究如何用机器代替人,实现知识的表示、获取、推理、决策。包括机器定理证明、机器博弈、数字图书馆、知识图谱等大型知识工程。
还有一个外延是机器人与智能系统,这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如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医疗与康健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太空机器人及智能商务、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等。
要向全世界展示
“中国人工智能的贡献”
天津日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1981 年就成立了,这也侧面说明我国人工智能研究早有历史,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咱们中国人工智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李德毅:“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 1956 年 DARTMOUTH 学会上提出的,华人学者对人工智能的觉醒,是与世界同步的,并不迟钝。人工智能协会成立时,是靠近世界观以及哲学问题的社会科学,而非自然科学。我们也是随着全球人工智能在潮起、寒冬的曲折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比如,王选研制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我们的汉字印刷洗尽 “铅” 华,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还有数学家王浩,被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授予第一届 “数学定理机械证明里程碑奖”,其实他从 1953 年就开始研究计算机理论与机器证明了。还有我们的名誉理事长吴文俊老先生,拿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的最大贡献就是数学机械化,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 所以说,中国人工智能的昨天是值得骄傲的,要把人工智能作为“换道超车” 的好时机。
如今,智能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智能科学与技术,对于经济繁荣、国家安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起到加速器的作用,有迫切的普及与认识的需要。
明天就看我们的今天了,如果各行各业都得不到实惠,老百姓没有获得感,说得再好也不行。所以我们希望到 2030 年、2040 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可以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贡献,咱们一起努力。
直面解决现实问题
带来更多获得感
天津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 “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 13 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您觉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如何为行业发展助力赋能,惠及更多老百姓?
李德毅:首先要分析人工智能这场革命与工业革命有何不同,我认为,人工智能以润物无声的柔软改变整个世界,不是大喊大叫、惊天动地的,而是悄然无声、一点一滴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说家用机器人,既可以作 “叫醒机器人”,还可以帮我们点播电视,甚至说不定从你旁边过去的那辆车,就是自动驾驶的;给你送来的快递,就是智能自动分拣的。
不过,人工智能有时候也会出现 “能用不好用” 的问题。“能用”说明确实带来了改变,“不好用”说明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拿语音与机器自然交互来说,是不是谁的命令都能执行啊,如果我是家里的主人,那么客人说行不行,这就涉及一个语音识别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在噪声环境下能不能听得懂,人工智能做到 “选择性注意” 还比较难。
创新驱动,智能担当。直面解决现实问题是新一轮人工智能的起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想更深入地赋能各行各业,助力行业变革与创新,就需要解决各行各业的痛点,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这才是最实在的东西。人工智能需要更加精准,在生活中更加实用。
制造业、教育等五个行业影响最大
天津日报:当前人工智能冲击最大的行业有哪些?
李德毅:第一个是制造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脊梁,汽车制造业又是制造业的脊梁。而当前火爆的无人驾驶,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人工智能黑科技,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将成为智能制造业的抓手,“机器换人” 势在必行。而人多不应该骄傲,人的产值多这才值得骄傲。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程度与国际相比仍有差距。要想形成产业的集成效用,就得在技术层面下大功夫才行。
第二个是教育。智能制造业归根到底还是人才。怎么进行教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首先要弄清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 =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 决策的能力 × 创新的能力。如果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机器做得比人好,各科高考机器人迟早胜过考生。所以,教育还是要培养决策能力与创造能力。此外,教育红利是中国人口红利中的最大红利,是中国 2030 年成为人工智能强国的基础所在。为实现 “2030 年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高地” 的国家发展规划,要以改革的精神先行培养人才,在全球率先成立一批机器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三个是计算机教育。智能时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什么?2018 年图灵奖获得者 Dr. John Hennessy & Dr. David Patterson 说:“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迎来了新的黄金时代,一个面向领域应用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时代。”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成就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和个性化教学等交互认知手段,逐渐把教师转型为教练,今后的大学里也许会出现更多的教练机器人,替代人类教师。
第四个是医疗。自古以来,看病都是一个不均等的随机事件,人工智能让病人找对医生不再困难,可以早诊和确诊;让全国乃至全球的医院里存档着海量的带人类专家标注的医疗影像和各类病情案例大数据,隐去姓名共享,通过深度学习,构成各种各样的医疗影像 “读片” 专家系统和精准诊断助理,可以减少误诊漏诊,实现个性化远程云医疗。人工智能实现“医疗三级跳”,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将会给老百姓带来最大的获得感。
第五个是金融。金融的天然生态就是大数据,它和人工智能的契合度最高。无论是资金流关联分析、放贷风险管控、信用评定和管理,还是身份认证、客户金融行为分析、个性理财,尤其是带时间序列的金融大数据,可通过高效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进行各种各样即时的关联分析和安全风险预测,不但可获得微观、中观、宏观的规律,还可以发现异常,金融欺诈等。我国银行、保险和证券部门上百万岗位将面临重组,人工智能必将重塑金融。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 “含苞待放”
天津日报:您觉得这一轮人工智能是否存在过热的倾向?如何避免虚热,走出一条务实的道路?
李德毅:我大学毕业时,都在搞自动化,后来留学回来,又都在搞计算机,现在又都在搞人工智能。没有产值什么都是虚的。目前,我国智能产业的产值,仅占 GDP 总值的万分之 1.8,要达到 2020 年核心智能产业总产值 1500 亿元的目标,意味着这三年人工智能产业要有十倍以上增长。而要达到 2030 年核心智能产业总产值万亿元的目标则更为艰巨。所以,我国智能产业的现状,可以说还处在孕育阶段,产业的爆发期远没有到来,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
2017 年我国 AI 创业公司获得融资超 500 多亿元,但同年 AI 商业落地 100 强创业公司累计产生的收入却不足 100 亿元,普遍亏损。智能产业雷声大雨点小,遭遇商业落地之痛。所以,我们要防止各行各业都穿上智能的 “马甲”,把智能产业的量“闹” 大,水分很多,自己欺骗自己。
当前,我国智能产业的 77% 分布在应用层,而不是在基础层和技术层,主要是集成产品和问题解决方案,内生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智能化需求牵引,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智能产业的基础不牢,需求牵引力大于科技原动力,必须下沉,集聚自主原动力,在基础层和技术层下大功夫,跳出 “始于科研,止于示范演示和成果奖励,难以形成市场产品” 的尴尬境地。
智能产业的成熟在秋天,如果用 “春生、夏发、秋收、冬藏” 来衡量,中国当前的智能产业大概是在春夏之交吧,无论是长三角、京津冀还是粤港澳,各地区都要经历一个从集聚到集约再到集群的过程,才能真正形成有特色的百亿元规模的产值。
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
天津要做好人工智能文章
天津日报:今年 4 月 12 日,由您领衔打造的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在天津港开启试运行。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您与天津的渊源?
李德毅:我和天津的渊源就多啦,要不然怎么你们一请我就过来了呢。我们在天津港有一个天津主线科技公司,主要负责港口的水平运输,用卡车将集装箱从码头堆场运到仓库里,大概几公里路。这个活儿原来是司机做的,但是因为港口没什么人,白天黑夜地工作非常枯燥。我们一看,场景是有限的,路线相对固定,就开始尝试由 “驾驶脑” 控制,做无人驾驶电动卡车,一个集装箱 30.5 吨,每次运两个,满足港口 24 小时全天候生产运行。
港口运输分为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垂直运输要求定位非常精准,如果是司机驾驶,要求定位不得超过 5 厘米,还得经常在座位上往下看是不是钩住了集装箱,容易形成职业病,那么就考虑是否可以采用人工智能化。如今无人驾驶电动卡车试运行 200 多天了,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当吊车把集装箱从船上运到车上时,冲击力很强,再加上重量大,冲击次数多,曾把汽车震断过。为了防止侧翻,我们正考虑跟坐落在天津的一家研究中心进行合作。所以,从科研到产品,从产品到真正好用,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我们也在规划和天津一家研究所合作测试 “驾驶脑” 的 2.0 版,目前还在商谈阶段。在今后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可以给每一台汽车甚至是电动车、拖拉机、代步车等都安装人工智能芯片,如果做好的话,那市场也是蛮大的。
天津日报:天津已经举办了两届世界智能大会,明年还将举办第三届,您认为我们该如何找好自身定位?
李德毅:我认为区位经济很重要,直辖市召开智能大会,应该差异化,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科普或者一般的概念上的认知,而是要将智能与经济,尤其是地区经济结合到一起。比如以前是做喇叭、扬声器,我现在要做一个 Smart Speaker(对话机器人),那么,这个产值到底放到哪里?智能芯片和普通芯片有什么区分标准?这就需要考虑得比较细了。
另外就是要开出自己的特色,在会前、会后下足功夫,不要开时轰轰烈烈,最后空空如也。同时,既要 “招” 好手,更要 “握” 好手。
天津日报:您认为,天津发展人工智能具有什么基础和优势?在信息智能时代,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才能抢抓这一轮新机遇?
李德毅:我觉得应该围绕天津港,做好智慧港口,做实港口经济。
此外,天津在智能制造工业、教育基础、智能科研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基础,要充分利用世界智能大会的品牌效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做好人工智能这篇文章。
天津日报:现在天津正在开展人工智能知识教育普及活动,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李德毅:智能是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源头供给能力的时代需求,社会文化则是根本。科普工作比较难做,但必须得做。我们也成立了科普委员会,同时还出版了 4 本科普书。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就是会学习,我感觉,我们的文化教育在认知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方面还要加强,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都需要做一些认知上的提高,将认知科学在全社会普及。
记者手记
作为人工智能界的 “大咖”,74 岁的李德毅院士很忙。早上 8 点多到津,9 点接受记者专访,10 点开始宣讲,11 点半又与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采访、分析、演示、讨论,就连休息室也成了他的 “办公室”。
可无论多少事等着自己,无论多少人围着自己,李院士的脸上,始终没有流露出任何焦躁与倦怠。不管处理何事,不管面对何人,他总是不疾不徐侃侃而谈。
见面之前,李院士身上的众多标签 “如雷贯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受到过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中国无人驾驶领域的先行者……
近距离采访后,这些华丽的标签都被老院士自己一一揭下。他开玩笑说,如果什么时候把我们院士都说成是 “战略科学家”,那就是我们做得还不到位。我们不仅要搞战略,也要踏踏实实搞战术。
李德毅院士务实又认真,谦虚又谨慎。他不仅建议我们要直面解决突出问题,自己更是老当益壮,面对试运行 200 多天的无人驾驶电动卡车,仍在不断精益求精寻求完善之道。他说,从科研到产品,从产品到真正好用,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坚持。
李德毅,人如其名。虽然他说自己就是一个老人,但这位老人身上,却处处闪耀着 “德” 与“毅”的光芒。正是有了像李德毅院士这样的先行者、开拓者、奉献者,中国的人工智能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奏响华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