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大数据使文化发展更符合潮流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大数据和文化,一个强调精准,一个相对模糊,看起来相互冲突。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四个单位17日联合发起成立了大数据文化研究中心,要把这两者放在一起研究。在同时举办的大数据文化高峰论坛上,专家还表示,大数据能和文化相结合,并且意义重大。

客观来说,文化的发展的确不能像工业等其它产业一样,以数据作为衡量标准,并且用数据来推动。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认为,文化的理性化发展却是趋势,大数据可以使文化的发展更符合时代潮流。

陆绍阳打了个比方:“比如我们做菜的时候都会说盐少许,味精少许,但是外国人经常会说,要精确到多少克。《万历十五年》里面提到,某官员良田万顷,有一些国外的研究者就按照一万顷良田来计算他的家产,其实这是一个虚数。数据文化首先是尊重事实,其次是追求精确,然后是推崇逻辑和理性。”

具体来说,大数据如何跟文化相结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举了新闻出版领域的案例:“通过资源的编码化,来沉淀我们的内容资源源数据;生产的数字化,沉淀内容资源的数据;运营的数据化,沉淀我们出版发行的市场数据;服务的知识化,沉淀高级形态的内容资源数据,也就是知识资源数据。我们把以上的工作整合成为一个新闻出版大数据应用工程。 ”

除了新闻出版,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王士进表示,在教育领域,大数据如今已经开始走进课堂,影响和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

王士进介绍说:“现在包括语音识别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可以全程采集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所有过程化的数据。老师是怎么讲课的,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答题的,每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周测、月考学生是怎么答的,从而对老师和学生形成精准的画像。”有了这些画像,老师在课堂上的泛泛而讲,就可以变成精准的讲评,课后给学生布置的通用作业,也可以变成真对每个学生特点的个性化作业。这样,就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

不过,文化领域的逻辑性显然不如自然科学那么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院长卢山提醒,把大数据应用在文化领域的话,需要注意分析方法。“有个例子说用谷歌、百度预测流感的发生,搜索流感关键词的人上升的时候,就是流感的高发期。这不是因果分析,这是相关性分析。如果拿相关性分析来代替因果分析,会得出南辕北辙的结论。”

来源:央广网
CPDA课程海报